当前位置: 中州网 » 资讯 » 养殖种植 » 正文

桦南县种植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亟待优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05 15:41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浏览次数:67
核心提示:乡村振兴政策提出以来,研究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变化成为我们调查研究工作的重心。桦南县作为产粮大县,众多农村人口中

乡村振兴政策提出以来,研究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变化成为我们调查研究工作的重心。桦南县作为产粮大县,众多农村人口中有很大比例从事种植业。第七次人口普查即将开始的情况下,研究农村种植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对农业规模化、现代化趋势的影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桦南县统计局派出驻村工作队不仅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积极探索脱贫巩固之策,还在长期的农村工作中注重调查研究,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对农村社会经济现象与未来趋势重点关注,注重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提出解决发展之建议。通过对种植业从业者中年轻人远离农业与农村,老年人力不从心,中年人挑大梁的现象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年龄结构分析

本次调研的两个村为梨树乡北大村和石头河子镇向阳村。北大村属水田区,向阳村水旱间作半山区。在年龄结构分组以户主年龄为标准分组,90后组、80后组、70后组、60后组及60岁以上组。2019年,北大村总计252户种植户,90后组25户约占10%,80后组54户约占21%,70后组98户约占39%,60后组57户约占23%,61岁以上组18户约占7%。向阳村情况:总计135户种植户,90后组1户,80后组7户占5%,70后组49户占36%,60后组46户占34%,60岁以上32户占24%。通过分组可以看到最年轻组和最老年组人数最少,种植业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40-60岁年龄组。调查中发现年轻人外出打工较多,越年轻越远离种植业,长期意向将来也不准备从事种植业,甚至远离农村;老年组中年龄越大种植面积越少,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劳动能力下降,递减趋势明显,他们会逐步退出种植业。种植业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日趋严重,对乡村振兴是个不利因素。需要优化种植业从业者年龄结构,以更年轻化的新生代农民引领现代农业生产。

二、年龄结构对种植业影响分析

(一)劳动生产率:调查发现,40岁以下年轻人种植面积远高于中老年组。梨树乡北大村50岁以上农户种植面积普遍低于8公顷,40岁以下年轻农民种植面积普遍高于15公顷。年轻农民舍得投入,敢干会干,善于利用新农机、新农具,敢于大胆尝试新农技,中老年种植户顾虑较多,畏手畏脚保守思想占据主流,年轻人与中老年人相比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方面相差一倍以上。

(二)农技推广度:技术含量方面年轻组远高于中老年组。年轻人多数拥有交通工具,行动迅速,能够快速接受新技术,对新信息有着敏锐的判断力,能够多渠道获取新农技,相反中老年种植户在从事种植过程中多执拗的以历史经验为主,拒绝接受新信息,或以简单能获取到的内容片面接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宣传材料他们看的较少,反而会接受农药经销商的讲座、宣传。调查中发现,在水稻种籽催芽有补贴情况下,个别中老年农户仍然选择自己在家用大缸泡稻籽,梨树乡北大村一种植18公顷的农户即自留上年原粮做为种籽,自留种籽现象并非个别。在用肥多少及用哪种肥较好的分歧中年轻人善于分析、总结,个别老年人认死理到底。农机更新换代过程中,现有的种植户年龄结构导致大马力农机推广缓慢,不利于规模种植。在积极进行农村更新换代的农户中年轻人为主力军。老年人多以将就、对付的心态准备再干几年就结束田间劳动。

(三)规模推进速度:年轻人有着年轻人的朝气、干劲,高于老年人的消费观也促使他们必须要种植更多的耕地以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梨树乡北大村为例,年轻人在户户有贷款情况下,还需要民间借贷以供生产需求;在胆量方面,北大村两兄弟在2019年各种植8公顷水田情况下2020年扩大到各种植18公顷,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他们敢于最大限度推进规模种植面积。老年人畏惧于近年来的水灾、风灾、雪灾等不敢冒险增加种植面积,小块零星分散种植的模式对于推广规模种植是极大的阻碍。应该说现代农业所提倡的规模连片种植,基础是必须降低种植业从业人员年龄。

三、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种植结构:建议增加种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与年轻人只爱用少量时间种地不同,老年人可以不厌其烦的花大量时间来照料经济作物,以小地块种植耗费时间多,劳动强度低,相对经济价值高的品种,可以把中老年人从大田耕种中转移出来,促进年轻人种植更多的耕地,快速形成规模农业。建议乡镇对这种调整加以重视,不仅让脱贫攻坚涉及到的贫困户积极参与庭院经济及经济作物种植,还要把与乡村振兴关联的所有农户特别是中老年农户积极纳入到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种植中来,让每一年龄段的农民都能够做自己适合的工作。

(二)加快技术升级:建议涉农部门加快技术升级,高标准、严要求,保障粮食安全的情况下提升粮食品质。以现实情况看,由多个小农户生产的原粮在化肥与农药的施用量上参差不齐,粮食品质不一。以原粮品质检验倒推要求种植户在各项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技术要求全部合格,应该是懂技术、有文化的年轻人所能够做到,而中老年人差不多、估计等做法将被淘汰。技术改造升级后的种植业门槛提高,自然淘汰不适应现代农业耕作的种植业人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政策介入干预:分流种植业人口,以最适应种植的劳动年龄段农业人口从事种植业,快速形成规模化、现代化农业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政策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种植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建议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产业化政策倾向于帮助年轻人发展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直接优化种植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如近年来开始的秸秆禁烧政策需要秋收后将耕地深翻,中老年农户主观上拒绝此项农业技术,认定麻烦费事效果不好,不利于来年种地,宁可冒着被罚被抓风险也要等待放荒机会,客观上中老年种植户的农机具未及时更新的情况下缺少深翻能力,外雇车辆常因排队等待而错失耕地冻结前深翻时机。老年人种地越来越难成为不争事实,个别户提前退出种植业。这种事例证明,仅仅一项禁烧政策就对种植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从其它农业技术要求向着更加有利于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倾斜,会让一部分中老年农户退出大田种植,催生更加合理的种植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更加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自然趋势为种植业从业人员年龄老化,需要政策的介入,是软性介入引导,还是中性介入技术升级,或是柔性介入政策的时间点,都是我们未来要深度研究、思考的重要问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推荐产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