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州网 » 资讯 » 物流维修 » 正文

卡车异地发生事故并且在异地维修,应该如何进行保险理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28 16:25  来源:卡车之家  浏览次数:273
核心提示:我们一直在强调行车安全,但在很多时候,事故的发生也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在全国各地奔波忙碌的卡友,事故发生时通常不在保单所

我们一直在强调行车安全,但在很多时候,事故的发生也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在全国各地奔波忙碌的卡友,事故发生时通常不在保单所在地,这样对我们后续的保险理赔造成了很多困扰。

那么当我们在异地出险时,应该怎样进行保险理赔呢?今天我们便从几个大家普遍关注的异地出险问题,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异地出险的正确理赔方式。

异地出险与本地出险有什么分别

就事故现场处理方面,异地出险与本地出险并无太大分别,除却地方性小保险公司外,各大保险公司在全国各地均设有分站,事故发生后会由地区负责的分公司进行现场事故查勘,不用担心出现发生事故无人处理的情况发生。

但是如果选择小型保险公司进行投保,其业务范围可能并没有大型保险公司那么强,这类保险公司通常会有两种事故查勘办法。第一种便是网络查勘,经由车主自行拍照,上传事故现场照片,由网络查勘员公司定责后调节,出具事故认定书后,正常进行定损理赔。而第二种通常在事故较为严重时,保险公司找当地公估机构,进行事故现场查勘。

向保险公司报案后,无人处理的情况通常不会发生,但是当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实在无法派出专人处理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交警进行处理。48小时之内向保险公司报案,拿着交警事故认定责任书进行后续理赔便可。

车辆一定要回到保险购买的维修吗

异地查勘员在进行事故处理时,通常会询问我们的车辆在哪里维修,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不会干涉我们车辆的维修地点,但有些强制要求在本地维修,或回到保险购买地维修的,我们可以不必理会,选择方便的维修方式即可。这涉及到保险公司内部各分公司之间的问题,我们同样不做展开讲述。但我们要知道的是,选择异地进行维修时,对我们修车不会产生影响,但在后续赔款时,赔款到账时间可能比在保险购买地维修稍长一些,这涉及到单据问题,在后面我们会进行讲述。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只会要求我们去符合维修资质的维修站进行维修,但维修站所在区域并不设限,这涉及到保险公司后续的定损工作,我们就不展开进行讨论。不过当事故较为严重,车辆损伤已经影响到正常行驶安全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在事故地定损维修,毕竟以安全为重。不过损伤较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回到保险购买地进行处理。

异地维修如何进行定损

很多的车主在选择维修地时,通常会担心在不熟悉的地方维修的不便问题,所以希望回到熟悉的4S店或修理厂定损,方便后续维修过程中的接洽。但在保险公司层面来看,在什么地方定损其实并没有区别,维修站的维修资质达到标准,维修车辆达到车主满意即可。

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将车辆开到当地4S店或维修站,将保险资料交给接待人员,店内工作人员会联系当地定损人员进店定损。保险公司在当地会有专业的定损人员与维修点接洽,确定车辆维修所需金额,以保证车辆的正常维修。车辆在维修成功后,正常流程是车主先行垫付维修金额后,拿好维修单据与修车发票,去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何处定损就要在何处维修,不要在出险地定损后回购买地维修,保险公司定损时会根据当地不同的维修政策给维修单维修费,很容易出现二次定损或赔钱不够修的情况。

紧急维修如何进行理赔

如果车辆在外地发生事故,且有急事需要处理时,也应先向交通部门及保险公司报案,与保险公司沟通后,再向路边维修店应急修车。但需注意的是,保险公司一般只认准二级以上资质的维修站,如果车主去达不到标准的维修站保养或修车,保险公司将会根据市场价格进行核价。

维修时将车辆受损情况如实记录,受损零件拍照取证留存,以免后续对维修情况产生纠纷,同时在维修时尽量与保险公司沟通清楚,为达到更换标准的配件保险公司是不会全额理赔的,同时将修车厂关于工时、零部件价格等各类报价告知保险公司,征询对方意见。由于保险公司对于车辆维修的市场行情十分熟悉,他们的建议也是车主压价的一个重要参照。此外,车主修车涉及的各种收费凭证要妥善保管,以备理赔。

什么时候才能拿到保险公司的赔付

未在保单所在地维修的车辆在进行理赔时,与在保单所在地维修的区别就在于,理赔单据需寄回保险所在地,由保单所在地的保险公司核验后进行理赔,所以赔款会产生一定的时间差,导致我们理赔款到账时间的延误。不过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紧急情况下还是修车重要,一台豪车才能安全的再我们回到目的地。

编后语

在异地维修总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损失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在当地进行维修,毕竟一台没有损伤的车辆驾驶起来才不会有太大的风险,行车在外安全第一。同时希望诸位卡友在行车时注意安全,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险只是风险发生后降低损失的手段,避免风险的发生才是最重要的。(文/杨荣韬)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推荐产品
推荐信息